Copyright © 湖北随州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73号
2025-03-18
在华夏大地的中部,湖北随州宛如一颗隐匿在岁月长河中的明珠,静静散发着古老而迷人的光芒。作为炎帝神农故里,随州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5000 多年前,炎帝神农氏在此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创集市、织衣裳、建居所、作琴弦、制陶器,建立八大功绩,开启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创制了早期的礼乐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周易・系辞》记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生动描绘了炎帝神农教民农耕的场景,展现出他对华夏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
随州,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拥有着众多与炎帝神农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无论是雄伟壮观的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还是古老神秘的神农洞、神农庙,每一处古迹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
如今,当我们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依然能感受到炎帝神农文化的深厚底蕴。那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让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可以追寻着祖先的足迹,感受着农耕文明的魅力,领略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踏上随州文化探秘游玩路线,深入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揭开炎帝神农文化的神秘面纱,感受那段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
踏上随州的土地,第一站必然是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它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 18 公里 ,是国家 4A 级风景区。这里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精神家园,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炎黄子孙前来缅怀华夏始祖。
步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炎帝神农大殿。大殿坐北朝南,占地 6600 平方米,采用高台圆柱直檐的秦汉风格,古朴庄重,尽显历史的厚重感。它位于烈山腹地,与对面的九龙山遥相呼应,形成一条神圣的中轴线。沿着中轴线前行,依次可见谒祖广场、圣火台、华夏始祖门、九拱桥、四牛石雕和照壁等景点,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谒祖广场宽阔平坦,可同时容纳 2 万人参加拜祖活动。广场上的八大功绩柱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采用产自福建的编号 606 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 9.9 米,直径 1.27 米 ,以九九之数,彰显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八大功绩柱以图腾柱的形式分布组成一组雕塑,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展现了炎帝的八大功绩:首创农耕,发明种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创交易;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合榭而居,安居乐业 。这些功绩是炎帝神农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也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来到炎帝神农故里,一定不能错过盛大而庄重的拜祖仪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生辰之日,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齐聚于此,共同缅怀始祖伟业,共庆神农生辰 。拜祖仪式遵循古礼,庄严肃穆,包括起鼓鸣钟、恭启圣门、点燃新火、敬献花篮、香敬始祖、恭读颂文、共拜始祖、唱诵始祖、瞻仰圣像等环节。在古朴雅致的编钟古乐声中,人们怀着崇敬之心,向炎帝神农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整个仪式充满了仪式感和文化氛围,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亲身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
除了拜祖仪式,景区内的神农洞也极具神秘色彩。相传这里是炎帝神农诞生之地,史书记载 “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 于此 。洞口 “方一步”,洞内可 “容数人立”,壁石凝苍显绿,充满了古朴的气息。站在神农洞前,仿佛能看到远古时期,炎帝神农在这里诞生,开启了他伟大的一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景区的 “农耕文化展览区”,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炎帝神农时代的农耕生活。从古老的耒耜到各种农耕器具,从五谷的种植到畜牧饲养业的兴起,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农耕文明史。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炎帝神农教民耕种的智慧和勇气,他带领先民们告别了漫长的蛮荒生活,迈向了文明时代。
炎帝神农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炎帝神农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本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世子孙不断进取、勇于创新、造福社会。他首创的农耕文化,让人们学会了种植五谷,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他日中为市,首创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精神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从炎帝神农故里出发,下一站我们来到随州博物馆。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 ,2020 年 12 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总计 10183 件 (套),其中一级文物 318 件 (套) 。这里的藏品以商周青铜器居多,被誉为 “青铜器王国”,是随州历史文化的集成展示窗口,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步入博物馆,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馆内最负盛名的当属曾侯乙编钟,1978 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战国诸侯墓曾侯乙墓 ,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也是国务院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 。这套编钟由六十五件青铜器组成,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壮观,总重量达到 2500 千克,加上木质衡量及钟架附件,总重更是高达 5 吨 。它的音域跨越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可以演奏现代任何一首歌曲 。历经 2400 多年的岁月洗礼,曾侯乙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当敲击编钟,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穿越千年时空,带我们领略战国时期的音乐魅力。
除了曾侯乙编钟,馆内还收藏有许多其他珍贵文物。随州叶家山出土的盘龙和凤鸟盖罍,作为随博的 “卧龙凤雏” 组合,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曾侯作父乙铜方鼎厚重高大,是叶家山墓地出土方鼎中最大、纹饰最精致豪华的一件,彰显着古代曾国的辉煌与尊贵;四虎镈钟是西周早期音乐领域的重要代表,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见证了当时音乐文化的繁荣 ;兽首形铜面具整器雕铸成一牛角形兽首,神秘又庄严,仿佛诉说着远古的祭祀仪式和神秘信仰。
在随州博物馆,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物,还能观看精彩绝伦的编钟乐舞表演。以编钟、编磬为主,配以古琴、排箫、瑟、笙、篪、埙等古乐器,演员们以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古曾随殿堂宴享、祭祀征战、农事民俗等情景 。那悠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曾国,亲身感受着曾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如 “曾国七百年” 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全面展示了曾国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让我们对随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离开随州博物馆,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 曾侯乙墓遗址。它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区西部两公里处擂鼓墩东团坡上 ,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距今已有 2400 多年 。这座墓葬的发现纯属偶然,1978 年 2 月,随县(今随州市)城郊,驻军某部雷达修理所为扩建厂房,在一座名叫擂鼓墩的小山包上开山炸石时,意外发现了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墓 。
曾侯乙墓是湖北省内历年来发掘的唯一一座规模最大而又有确切年代的战国墓葬 。它的发掘是 20 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无法比拟 。整个墓葬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多边形,方向正南北,东西 21 米,南北 16.5 米,深 13 米左右 。木椁置于墓底,四周及椁顶填木炭逾 60000 公斤,以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 。木椁高 3.1—3.5 米,由 171 根长条方木垒成,共用木料 380 立方米 ,椁室分东、北、中、西四室 ,宛如一座地下宫殿。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达 15000 余件,件件精美绝伦,犹如一部实物版的先秦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这些文物涵盖了青铜器、玉器、漆木器、丝织品等多个品类,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曾侯乙编钟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明珠。这套编钟由六十五件青铜钟组成,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钟体上均铸有铭文,共 2828 字,记载了当时楚、齐、晋等国与曾国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 。编钟音域跨越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出古今各种乐曲 ,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被誉为 “稀世珍宝” 。
除了编钟,墓中还出土了许多其他珍贵文物。曾侯乙尊盘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酒器,其盘面极其复杂,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 。尊盘采用了失蜡法铸造,这是中国古代金属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 。尊身饰有 28 条龙、32 条蟠螭,颈部刻有 “曾侯乙作持用终” 七字铭文 ,工艺精湛,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铜鹿角立鹤则是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通高 1.43 米,鹤高 1.1 米 。鹤长喙上翘成钩状,颈高举头,翅膀展开呈拍打状,背部拱起,尾巴下垂 。鹤头两侧插有两根鹿角状的铜枝,造型奇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曾侯乙外棺是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示的文物之一 ,由厚木板镶嵌在铜框架上构成 ,重约七吨 。外棺一侧底部开有门洞,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自由进出 ,体现了古人独特的生死观念和丧葬习俗 。
曾侯乙墓的发掘,不仅为我们揭开了战国时期曾国的神秘面纱,也让我们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工艺技术、音乐文化乃至思想信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站在曾侯乙墓遗址前,仿佛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的风云变幻,那些精美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曾侯乙的传奇人生,以及曾国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
离开曾侯乙墓遗址,我们来到了随州文化公园,它位于城东新区的中心位置,距随州新火车站和老城区均在一公里左右 ,总占地 920 亩,工程建设总投资近 5 亿元 。这是一座以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文化景观建设为主线,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也是随州全新的地标和名片 。
踏入公园,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文化的大观园,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随州的历史记忆,彰显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湖泊清澈,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不胜收。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在公园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季梁雕像。季梁是东周春秋时期随国大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民为神主” 的思想,被誉为中国民本思想第一人 。据《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季梁与随侯对话时曾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他认为君主要得到民众的拥戴,必须忠民利民 。这种民本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站在季梁雕像前,仰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注视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他的思想也如同明灯,照亮了后世人们前行的道路 。
除了季梁雕像,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与随州历史文化相关的景点。神农坛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而建,坛上供奉着炎帝神农的神像,周围的浮雕生动地展现了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 。明月岛则是一处充满诗意的地方,岛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湖水波光粼粼,每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湖面上,如梦如幻,让人陶醉其中 。编钟广场上摆放着一组精美的编钟雕塑,再现了曾侯乙编钟的风采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随州独特的编钟文化,领略到古代音乐的魅力 。
沿着公园的小径继续前行,还能欣赏到许多精美的园林景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古朴典雅,仿佛带我们穿越回了古代 。湖边的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是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草坪上的花卉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园林景观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也体现了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
在随州文化公园,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每年的春节期间,公园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届时,各种传统民俗表演精彩纷呈,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节目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展销,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随州美食,购买到精美的纪念品 。此外,公园还会不定期举办音乐会、书画展、摄影展等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盛宴 。
随州文化公园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一个了解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到古代治理智慧的魅力,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它是随州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展示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 。
从随州文化公园出发,约 1 小时车程,我们便来到了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永兴村的千年银杏谷,它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 。这里现存银杏树 520 多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 6 万余株,五百年以上的近 1 万株,千年以上 308 株 ,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古银杏群落 ,被誉为 “全国银杏第一镇” 和 “中国银杏之乡” 。
踏入千年银杏谷,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这里的古银杏树高大挺拔,枝干粗壮,有的需几人合抱才能围住。每到金秋时节,银杏叶渐渐变黄,秋风拂过,一片片金黄的叶子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漫步在银杏谷中,脚下是柔软的银杏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头顶是金黄的树冠,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在银杏谷中,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值得一游。“五老树” 广场上的五棵银杏树都逾一千年,树枝相连,交错依偎,如肩并肩手牵手的老友,需几人牵手合抱才能丈量 。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是银杏谷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中国石磨博物馆也别具特色,馆内收藏了 1300 多副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石磨 ,这些石磨最大的直径达 1.1 米、重达 300 公斤,最小的直径则只有 10 厘米左右 。它们被铺成小路或摆放在道路两边,形成了石磨建筑、石磨广场、石磨几凳、石磨雕塑等独特景观 ,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除了欣赏自然景观,千年银杏谷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这里的古村落保存了许多传统的乡土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漫步在村落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古朴 。此外,银杏谷还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有着深厚的渊源 。明玉珍故里青林寨就位于景区内,这里保存了许多与明玉珍相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 ,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
千年银杏谷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优美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文化宝库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古银杏群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参观古老的村落和历史遗迹,领略深厚的人文底蕴 。无论是漫步在金黄的银杏林中,还是穿梭在古村落的小巷里,都能让我们忘却城市的喧嚣,沉浸在这片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中 。
这次随州文化探秘游玩路线,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让我们深刻领略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魅力。从炎帝神农故里到曾侯乙墓遗址,从随州博物馆到随州文化公园,再到千年银杏谷,每一处景点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在炎帝神农故里,我们感受到了华夏始祖的伟大功绩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随州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等珍贵文物让我们领略到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和高超技艺;曾侯乙墓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战国时期曾国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州文化公园则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展示了随州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千年银杏谷的壮观美景,让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随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它的美。希望大家能够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亲身感受随州的独特魅力,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收获一场难忘的旅行体验 。